口吃严重怎么办?谈正常人的口吃现象与口吃患者口吃病的不同
隔壁老王,是一家物业公司的负责人。当过兵,处事耿直,就是脾气有些急躁。
他有个大家都知道的毛病,说话结巴。可他好象从不把这当成一回事。
去年10月,儿子结婚,众亲前来贺喜。他老婆对他说,你说话注意些,致辞时别结结巴巴的。隔壁老王一脸的不在乎,对老婆说“你放心吧,我慢些说,保证让你满意”。
还真是,致辞时,隔壁老王也不用稿子,说的一板一眼,来宾都称好。老婆也笑了。其实,邻居们整天跟隔壁老王打交道,谁也没见他在公众场合因为口吃出过洋相。
有一次,我请老王喝酒,席间,我对老王说:“你说话经常口吃啊!”他茫然不解的样子,答道:“这有什么,不很正常吗?”对他的毛病很不以为然。
我自己也有口吃的问题。我时常想,老王和我怎么不一样啊?在他的生活中,好象没有“口吃”这两个字。
多年来,我总是弄不明白口吃和口吃病有什么不同。口吃的书也看了几本,口吃的文章更是阅读了许多,但对“口吃”、“口吃病”的概念却甚是模糊,认为口吃就是口吃病,口吃病就是口吃。现在看来,这种理解是大错特错了。
学习了口吃论坛的口吃矫正理论,我知道,在生活中,有许多人口吃现象也挺多,但他们并不是口吃病患者。就如隔壁老王,他的结巴,是多年形成的一种习惯,一种说话方式。他并没有关注自己的口吃,也不会在特定环境下出现难发,更不会因此而纠结、痛苦。如果他想改善自己的言语状况,可进行一些诸如朗读的训练,以形成更流利的说话习惯。
而我则不同。我的口吃,是条件反射的结果。过去的口吃情景,在心理纠结的作用下,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,形成口吃阴影,一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场合,就会从心理反射,到生理反射,再到行为反射,必吃无疑。以后每发生一次口吃,总是伴随着纠结和痛苦,又强化了心理阴影,使口吃进一步加重。难发音的问题深深困扰着我。我才是真正的口吃病患者。 |